“到龙潭坪镇工作已4年整。长期在基层工作,与父母、妻子、孩子分居三地,最长两三个月都见不上一面。有时也问自己,这么苦、这么累,为了啥?但看到贫困户的困难生活,看到他们渴望脱贫的眼神,我找到了答案。我暗下决心,尽最大努力,一定按时确保贫困户脱贫摘帽、贫困村整村出列。”7月4日,在桑植县龙潭坪镇党委书记唐洁的办公室,翻开他递过来的厚厚4大本民情日记本,记者被他字里行间对百姓的深情所打动。
2014年6月,33岁的唐洁从桑植县长潭坪乡调到龙潭坪镇任党委书记。唐洁接手时,全镇16个行政村(社区)有9个贫困村,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375户4877人,脱贫任务十分艰巨。
不解决群众出行问题,就不配当镇党委书记
为了尽快熟悉情况,唐洁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逐村逐户走访。半年时间,他走遍16个村(社区)215个村民小组,到了90%的贫困户和所有特困户家中,把各村的现状、优劣条件都记在民情日记里。
“李家湾村元场组如果通了路,烟叶面积至少要增加200亩。”“张家湾村粽叶资源丰富,但不通路,运输难!”……日记本里,村干部反映的问题、群众的期盼、走访的感悟,都一一记录。日记里有这样一组数据:2015年,还有7个村未完成电网改造,43个组不通公路……
张家湾村村民余大来向记者回忆,过去村里不通道路,山里的粽叶运不出去,小孩上学是依靠“天梯”上学。所谓的“天梯”,只是一架两端斜靠在悬崖上的木梯,后面就是陡峭的深渊。
“我一定要把路的问题解决好,解决村民出行、小孩上学的难题,否则我就不配当这个镇党委书记。”唐洁说。
结合走访实际,唐洁带领镇党委班子开出了第一个“良方”:以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,补齐发展短板。为了修通进村公路,他一次次翻山越岭,反复实地勘察,确定施工方案。明确方向后,他又一次次、一遍遍跑部门、争项目、要资金,并得到市县交通、扶贫等部门的支持。3年来,全镇215个组公路通达,84条组道硬化,完成31条村组道路建设,新修20条产业路,总里程达128公里。
不仅如此,在唐洁的“东奔西走”中,全镇还新建水窖307个、垃圾池52个,50个组接通自来水,全镇12000多人实现安全饮水,并相继完成16个村小、村卫生室、便民服务中心等农村综合体公共服务设施建设。
没有产业作为支撑,脱贫就是一句空话
6月的龙潭坪大地上,烟苗吐绿,植被满山,蜜蜂飞舞,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。
在红军村,指着家里200桶蜂蜜,村民覃政兰笑眯了眼,心里盘算着今年收入肯定不下20万元。“当初不敢养,担心赔钱。”覃政兰有些不好意思,“多亏了唐书记!”
产业发展是脱贫奔小康的有效抓手。2014年,全镇仅龙潭坪片的农户在烟叶产业发展上尝到甜头,而合并而来的四方溪、苦竹坪片区相对落后。如何把产业兴起来、给贫困户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脱贫致富新路子,是唐洁急需解决的难题。
“必须要让群众腰包鼓起来!”通过走访,唐洁发现许多农户靠养殖蜜蜂、采摘粽叶补贴生活。在多次调研、反复论证的基础上,他与镇党委一班人立足生态资源优势,念好“山”字经,把蜜蜂、粽叶等培育成脱贫致富的好产业。
说干就干。涵盖全镇产业规划实施、经营主体对接、技术指导培训、大户培育的综合产业办成立,“万亩油茶万担烟、万亩粽叶万桶蜂”4个“万”的造血产业发展规划出台。
4年来,在唐洁及镇党委政府的努力下,龙潭坪镇发展35个种养专业合作社、13家家庭农场、79户种养大户,仅2017年就组织开展2000多人次参加的烟叶、蜜蜂等各类技能培训。目前,全镇已发展15000亩野生粽叶、8000亩油茶、6000亩烟叶、8100桶蜜蜂,1000余户贫困户3400余人人均年增收1600余元。
有了优质的产品,没有合适的销售渠道,百姓依然无法摆脱贫困。在唐洁的引导下,在外打工的周菊珍回乡创业,在微信平台销售当地“土货”。唐洁一边给她当“吹鼓手”,一边在镇上给她免费提供一间店面经营,助她迅速打开网上市场。2016年,周菊珍成立土家亲戚土特产公司,专门加工销售本地土特产,当地老百姓都成了她的“供货商”。
“乡亲们不脱贫,我就不离开!”唐洁拿出全镇精准脱贫计划告诉记者,几年来,先后有662户2139人陆续脱贫。如今,还有713户2734人没有脱贫,任务十分艰巨。
电话铃声响起,下村时间到了。37岁却早生华发的唐洁戴上草帽,和镇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又奔向贫困村。(文/田育才 通讯员 易善任)